妞妞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妞妞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妞妞读后感1一条鲜活的生命,却有着那样悲伤的故事,我时常想,为什么会降临在一个这么幼小的女婴身上,明明只有那么小的几率……
我想,初为人父的夜晚一定是一个既惊喜又忧愁的时刻吧,欣喜着生命的诞生,又忧愁那将来的路。读到时,脑子里便自然而然浮现出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画面。有谁知道,这看似极其美好的画面下却隐藏着危机,上帝是公平的,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另一扇窗——他们的女儿妞妞聪明可爱,却患上了一种叫双眼多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极其罕见的病。那时这种病的医治率很低,情况不容乐观,她的父母面对这些却毫无办法,我仿佛看见那一刻他们崩溃的模样,仿佛看见他们流下的泪水,我只觉当时一定冷的惊人。他们挽回不了什么,事情已经发生了,于是决定尽他们所能的在妞妞剩下的日子里,让她过的快乐;在她还看得见的时候,尽情地享受光芒。
往后看去。妞妞很懂事,很少哭闹,喜欢笑,疼痛的时候也不大嚷大叫,只是用手捂着痛的那只眼,用另一只眼呆呆的看一会儿天,有时实在难受,便会用手揉眼睛,时间长了,双眼周围的皮肤就被揉得通红的了,那可怜兮兮的模样,叫人怜惜。她与同龄人相比,她说话的早。第一个名词便是“爸爸”,接着是“妈妈”,然后是“音乐”……他的父亲一定是小心的、看待珍宝似的记录下这些。我想,现在有多么珍惜将来失去时就会更加的痛苦。因为只能看着她的'视力一点一点变差,然后仅余留下一丝光感,最后连光感也不存在了。可怜的孩子,你很痛苦,你的父母也备受煎熬。
我身边有着类似经历的人,我母亲的同事,据说她的身体不太好,是当初生下了一个十斤的大胖小子,出生的时候很可爱,不停地挥动着双臂。可谁知道,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患上了与妞妞一样的疾病。两岁多,便在疾病的折磨下,与世长辞,这样一个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一下子从世界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看不见他的模样,再也听不见他的声音,我相信,只是一种噬心之痛,是难以忍受的丧子之痛。我也曾看见过,看见过那位母亲痛哭流涕,在她儿子的墓前,多年如此,余痛阵阵。
我对此很同情,可我又感到无比的幸运,这样的事并没有发生在我的身上,尽管我也生过大病,也差点与这个世界告别,但我现在还站在这,无法想象如果这样的事发生了,我会是什么表现?
整本书,因生命的到来而欢喜,因生命的逝去而悲伤。我时常想,如果雨儿去看医生时,遇到了一个有良心的医生,发烧得到了及时的救助。是否妞妞就不会患这疾病。亦或者是,如果周国平的远亲医学博士没有把x辐射一而再,再而三地照在怀孕五个月的雨儿身上,是否悲剧就不会发生。可惜没有如果,事实是,那样一个可爱的生命,她走了。她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想,健康的生命是妞妞所奢求的东西,更让我明白,活着便是一种幸福。
妞妞读后感2相比较周国平的其他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充满了一种来自亲情的感动和温暖。书里,一个父亲用爱与深情记录着他在世间存活了十八个月的、身患癌症的女儿的点点滴滴,包括她的一颦一笑,她的一喜一怒,她超乎寻常的聪慧,她面对病症的无知无畏,她原先散发着奶香的温热的饱满丰盈的小身体,她最后被病痛折磨的可怜巴巴黯淡无光的小模样,她留给人间的欢乐,她带往天堂的病痛……同时,书中真实地记述了拥有这样一个可爱却注定会夭折的孩子的父母要承担的凄苦、无奈、迟疑、委屈、愤怒、哀痛和绝望。而身为哲学家的周国平,书中自然而然加注了在那个特定期间,他对生命对生死对人性的慎思。然而,任何哲学、宗教、信仰都无法拯救苦难,只能活在当下。当时的周国平,只要做一个平庸的父亲,而不是什么杰出的哲学家。他的理由很简单:“我爱我的女儿胜于爱一切哲学。没有一种哲学能像这个娇嫩的小生命那么使我爱入肺腑。只要我的女儿能活,就让随便什么哲学死去好了。”
最后,妞妞无可避免地离开了世间。而她的父母,在共同经历这样巨大的丧女之痛后,各自走向自己未来的生命轨迹。在这本书新版时,周国平已经再次拥有了一个像妞妞一样可爱聪慧健康的女儿,这不是对他曾经丧女的补偿,他坦承:“妞妞依然是不可替代的,而我现在的女儿不能、不应该、并且我也无权要她成为一个替代。”“新生命的到来是我生活中的一个独立事件,与我过去的经历没有任何因果联系。”在他重享做父亲的天伦之乐时,他依然在心中最深处为妞妞叹息。
探询这本书的意义所在,在美国,它被称为中国医学人文学的重要作品,如果它能推动人类反省今日医学的非人道状况,自然是好事,但这绝非作者本初的意思。它仅仅是一个父亲对已逝女儿的承诺与怀念——写一本妞妞的书,为了忘却的纪念,用文字守住妞妞生前带来的快乐,也用文字抚慰妞妞离去的哀思,从而获得平静。
在我的想象里,周国平是个孤独的人。他说过:“如果你渴望爱,你必将孤独。”然而,他依然选择爱,爱这个热烘烘的人间,爱这世间的人和事。他的智慧不同于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把爱当作痛苦的根源而加以弃绝,扼杀生命的意志,他的.智慧是把痛苦当作爱的必然结果加以接受,化为生命的财富。”他的爱不理睬佛的指导。在《妞妞》一书中,我进而发现周国平是一个体恤的人。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他的朋友对他的不幸小心翼翼地回避着。周国平感受到了朋友的体贴与窘迫。有一天,他把他们请到家里。“什么也不用说,或者随便说些什么。”他微笑着对他的朋友说。他们沉默了一会儿,渐渐活跃起来,说着平时关心的种种话题。朋友走后,周国平感到一阵轻松。他终于把朋友在沉默中分担的不幸全部归为己有了。能觉察并做到这些,不仅仅需要从容的胸襟,还要温和的天性。因此,周国平的哲学,有着人间的温度。
妞妞读后感3生、老、病、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似乎是作为人我们必须经历的人生旅程,而我在读了《妞妞》这本书,让我不得不思考生命的意义。
妞妞出生不久,便查出她患有眼底肿瘤,并且恶性度很高,从那刻起,那个随妞妞一起诞生的新世界已经崩塌,那个在她诞生前的老世界也无从恢复。突如其来的灾祸让爸爸妈妈伤心不已,妞妞活不过一年了,她的寿命不长了。妞妞死后,原本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被搞的七零八落,爸爸与妈妈最终也分离了。
妞妞是个漂亮又可爱的小女孩,虽然不幸的事情发生在她的身上,灾祸可以让她的呼吸停止,让她的生命停止,但是不能让她的笑声停止,她总是用微笑面对生活,用笑声度过每一天,她顽强的与病魔作斗争,表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意志。这种意志是常人难以具备的,有的人会害怕、畏惧,有的人会认为与其整日的被病魔折磨,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长痛不如短痛,一死了之。或许有些人会认为死并不新鲜,但活着更不稀罕。可是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死是容易的,但活着却更难。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也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此处隐藏9328个字……死是不存在了,所有的一切都成空了,化作一缕青烟消失的无影无踪。既然我们所有人都要经历死,那么生还有什么意义呢?如何生才有意义呢?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长度吗?我们活得好像永远不会死去,我们死得好像从来没活过。中间剩下的到底是什么呢?真的只有空空一场梦吗?既然在终点找不到意义,起点又是一种偶然,那么真正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人生如梦,如《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我们终日忙忙碌碌,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忘记了自己真正的梦想,也忘记了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到头来,空空一场。人生又和梦又不同,梦真的是虚的,人生不一样,无论生和死都是要经历血淋漓的洗礼。生命之舟在航行的过程中经过风浪的洗礼,经过情感的激荡,它是真实存在的一段记忆。永远挥之不去,即便生者已逝,它也是以另一种形式存活在依然活着的人的记忆中,永远。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形式的死是绝对的,形式的生却是相对的呢?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些人注定是你生命中永恒的烙印,有些人却只是你生命中匆匆的过客。每天的生活如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我们看得太多,生离死别,却也习以为常。即便我们看透了,看通了,看空了,也是需要一样从容的应对。毕竟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死亡是必然要先亲临后身受的一件事情。有些事情就是荒唐的`难以解释,却又不得不坦然的面对。
那些无数个村口期待的眼神,那个夕阳中拄着拐杖的佝偻的剪影,那双温热的布满老茧和褶皱的手,那张布满皱纹的老的像一张旧报纸的脸,那个瘦弱的身躯,儿时最安全的港湾……那些斑驳了年少青葱时光的记忆,那颗门口早已经果实累累的枣树,和那座坟,疏影横斜,早已荒草凄凄。那一段温热的记忆,恍如隔世,却永远以另一种形式烙印在心底……
烟灰了天际,往事不回头,回忆就这样。烟淡了,云散了,一切终将曲离欢散。再好的人,再好的事,总会从你身边掠走。
妞妞读后感13翻开周国平这本《妞妞》时,首先就被他的自序所打动——优美的文字,淡淡的忧伤,深沉的叹息和无奈,兼诗人和哲学的气质,正是我喜爱的风格。于是,我把自序中的精彩片断放入了我的摘抄本。
多年来,读过无数的文字,能被我慎重收藏的文字却屈指可数。很多东西,看过,感慨过,也就被抛到脑后,如若再看,书籍摆在那里,翻开重温即可;而我的摘抄行为,却像一个小小的仪式,庄严地将进入这个仪式的文字和其它文字分离开来,成为我心里时时盘旋不去的伙伴。
怀着同样的心情向内文看,手里握着一支彩笔--它刚刚在自序上滑出一道醒目的轨迹,强调了上述的分离行为。这是少见的,为此我犹豫了片刻。
一般而言,我不在自己喜爱的'文学书上勾画,除非情不自禁――那也只有几次意外,最记忆深刻的一次是当年看泰戈尔诗歌集时忍不住写了些回应文字在页边。倘若查看我的专业课本类书籍,满篇勾画,恰恰说明我的理解到位。
《妞妞》插图本是如此精致,精致得不忍破坏,所以犹豫了。
未看《妞妞》前,就知道我的阅读必将和一个悲剧为伴,不过,当我真的开始这个历程,才发现自己的心理准备是多么不足够!
一页又一页翻过精致的纸张,读着周国平同样精美且运用自如的文字,我翻书的动作越来越快,那些文字越来越漂浮于纸上,我不再有时间去体会周国平对于生命这个永恒话题充满哲学意味的思考和感慨,也不再有时间去回味当年他写下这些文字时那些无法用文字承载的巨大而沉重的痛苦,我只想知道--妞妞--一个可爱的小小女孩的命运是如何凄美地展开。而面对这一切,我是怀着母亲的心情在体会,再也不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时而愤慨,时而紧张,时而扼腕叹息……我被深深地吸引了,被命运中的宿命,被人性的脆弱,被残忍的无知。
事情原本是简单的,没有分支情节的一个故事。妞妞的妈妈怀孕5个月时发生几次相连的偶然事件:被传染感冒,为一个热心读者的电话发生夫妻争吵和冷战,加剧病情导致高烧不退,去医院治疗被医生冷淡,转而让一个“热心的医学博士”治疗,在病人和医生双重的无知中进行了强烈X射线透射,导致婴儿宝贝出生即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双眼微弱光感。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一个配合得那么恰到好处的宿命链!
后面的故事也简单:查出病症后可以手术切除眼睛,治疗后预后不良,也许在黑暗中活若干年后死于并发症,于是周国平和妻子选择了逃避性的选择--要么没有,要么全有--不手术治疗。
妞妞死于一岁半,这段时间被来自父母和孩子的巨大痛苦所填充,非言语所能描述!没做过父母的人也无法真正体会!
偏偏妞妞那么可爱而聪明!命运不公!
妞妞读后感14前段时间看完周国平的《妞妞:—个父亲的札记》,即使已经过了些时日,感触依然颇深。本来没有写读后感的习惯,借以这次图书馆的征文活动,加上自己对前两天学校举办的运动会的亲身经历,故此有了这个机会把它们写下来。
《妞妞》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患眼癌的小女孩由生到死的过程。作者的女儿妞妞因为在妈妈怀孕期间照射了大量的.X光,导致出生后患上了恶性眼底肿瘤。令人可悲的是,这疾病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放弃治疗,让妞妞早早的夭折,要么接受治疗,让她在经受手术、失明、癌症复发等痛苦后在青少年时期夭折,作者在这种艰难选择中,最后妞妞还是走了,她仅仅活了562天。
在这一年多漫长而又短暂的日子里,作者亲眼目睹了死神与女儿妞妞之间的一场较量,目睹它是如何慢慢地一日一日吞噬了这个稚嫩可爱的新生命。书中的妞妞甚至还没有学会用“疼痛”这个词来表达癌症发作时的痛苦,她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喊叫:“磕着了!”这三个字。对,她还太小了,不可能知道那时是肿瘤正凶猛地向头部和身体扩散,她认定她总是会被什么东西磕着。但是她知道:“爸爸疼,妞妞哭。”,她的聪明,她的懂事,往往都会令我心中一阵刺痛。
生命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到来,但有时又会在意料之外逝去。活着就是一种奇迹,我们能够平安的来到这个世界,并且健康的活着,已经是多么不容易啊!在经历了一次痛苦的遭遇后,我对此深信不疑。
就在前两天我怀着重在参与的心情参加了学校运动会的五千米项目,身体的不适加上酷热的天气,我还是勉强跑完了,即使拿到了第五的名次,但是直至今日可能包括以后,我都在无比后悔这个决定。在跑完比赛之前,我对死亡没有一丝丝概念,但是那一刻确实有一种濒临死亡的恐惧感和窒息感,周围同学的喊声似乎离我很远很远,眼前也显得那么空旷。大脑清醒后,我的记忆也只停留在最后两圈的时候,我是怎么跑完最后两圈的,是怎么到达终点的,是怎么走出操场的,过后我一直在努力的回想,但是那将近一个小时仍然在我脑子里是一片空白。
待身体所有的不适感消失后,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父母。我甚至有想过如果我不在了,他们会不会没有了活下去的动力。即使平时跟父亲的关系很冷淡,但在那一刻,不可否认的是,我是深深明白他对我的爱的,好像突然间就理解他了,无论他做了什么,那都是在爱我的基础上,因为我是他的女儿,唯一的女儿。
虽然到现在,我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过他们,在他们看来,一切都没有变化,但是只有我明白,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我一定会好好的活着,健康的活着,那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