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教案模板汇编十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篇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的科技成就对祖国和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启发学生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在艰苦条件下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
通过科技小报的编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邓稼先和“两弹一星”。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
2.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的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收集中国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科学技术的事迹。编写故事,编辑和制作科技小报和在班级交流。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展示我国近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指导学生归纳近代科技的成就,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思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两弹元勋”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
2.难点:“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
教法与学法
1.教法:讲解法、讲述法和谈话法,多媒体电教手段演示。
2.学法:教师引导下的分析讨论。
课前导学
1.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学生分组查找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邓稼先、袁隆平有关资料。
2.指导学生编辑小报:学生预习本课、制作小报。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一、“两弹一星”
1.原子弹
2.导弹
3.“两弹元勋”──邓稼先
4.卫星
二、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教学资源
1.实物投影仪、电脑、录像机(或VCD机)。
2.投影图片《近程导弹待命发射》。
3.投影图片《洲际导弹发射升空》。
4.投影图片《返回式遥感卫星重返大地》《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
5.录像带或VCD光盘:纪录片《东方巨响》片段。
科学教案 篇2【教材简解】:
月亮在一个月中是在不断变化的,在考虑如何让幼儿更形象地了解月亮的变化,我们采用了生动形象地PPT和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很感兴趣地就了解了月亮的变化。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月亮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学会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以及学习儿歌,感知月亮的变化规律。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过程。
难点: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初一到十五的月亮记录下来。
【设计理念】:
幼儿对自然的变化规律都感到非常好奇,都想去探索为什么,月亮的变化也不例外。所以对这样一节科学课,幼儿会很感兴趣的。
【设计思路】:
开始部分我们利用歌曲导入很自然的就引出课题《月亮》,然后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观察的结果让幼儿说说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并伴有儿歌的提示,让幼儿更容易地掌握。最后还让幼儿动笔记录月亮的变化。整个设计思路都是要幼儿掌握月亮的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半个月请
家长和孩子
一起观察这半个月月亮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活动前幼儿会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3、初一到十五月亮变化的PPT。
【活动过程】:
一、 播放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刚才歌曲里唱的是谁呀?(月亮婆婆)你看见过月亮婆婆吗?(看见过)你看见的月亮婆婆是什么样子的呢?(弯弯的、圆圆的)
师:你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月亮画下来呢?(能)
请部分幼儿上来画自己看到的'月亮。
师:你们看,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圆圆的月亮,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弯弯的月亮,你画的月亮是什么时候看到的呢?(我画的月亮妈 妈告诉我是初五的月亮,我画的月亮是十五的月亮圆圆的)
师: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月初的月亮像一条线,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十五圆圆的月亮。
二、 通过PPT、课件
让幼儿观察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并说出他们的变化,以及做好记录。
(1) 播放PPT
课件
提问:小朋友,你刚才看到的月亮有变化吗?(有)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呢?(月初的月亮是细细的,后来越来越圆,到月半的时候,月亮就像盘子一样圆。)
(2) 你们看,初一的时候月亮像什么?初二的时候月亮像什么?边说边播放相应的PPT。
(3) 利用儿歌,让幼儿更容易掌握月亮的变化。
有一首儿歌说得很好,它把月亮的变化说得很好听。初一看,一条线,初二看,眉毛弯,初五六,挂眼镰,初七八,像小船,初九十,切半圆,十五六,像玉盘。老师边说边配上相应的PPT,让幼儿对前半个月的月亮加深印象,幼儿也可跟着PPT跟说儿歌几遍。
三、 幼儿记录观察记录表
今天,老师给大家做了一份观察记录表,想请我们的聪明宝宝把这前半个月的月亮变化记录下来,小朋友也可以边念儿歌边做记录。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 展示幼儿的记录表,并让幼儿看记录表念儿歌。
五、 幼儿表演《月亮婆婆喜欢我》走出活动室结束课堂。
科学教案 篇3一、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身边发生的变化现象。
2.能对不同的变化进行分类。
3.明白记录物体变化的意义,并能设计具体的记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定分类标准,对变化进行分类。
2.设计记录物体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等科学探究必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身边的环境时刻在发生变化,认识到世界是变化的。
2.明白正确的记录有助于活动的进行,对于科学探究非常重要。
3.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记录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身边的世界是变化的;
2.记录物体的变 ……此处隐藏3350个字……护车有什么本领?
2、为什么救护车上的灯会闪,还发出嘀嘟嘀嘟的声音?(因为救护车里的病人病得很严重,所有发出嘀嘟嘀嘟的声音让人家让开,这样救护车开得快让病人早点去医院看好病)
3、你们知道救护车里面有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用?(因为救护车基本上救的都是生重病的`人,所以车上要放一个床,让生病的人可以躺下来)
洒水车:
1、为什么马路上需要洒水车?什么时候你们会看到洒水车?(因为天热的时候,马路上的温度很高,洒水可以让马路降温,保护马路)
2、为什么洒水车可以洒水?水藏在哪里?怎样撒水?(因为洒水车有两根像排气管一样的小孔,这里面可以洒水,洒水车的水就藏在车上的桶里)
3、洒水车为什么会有音乐?(如果洒水车没有音乐,人家就不知道了,水喷出来就会洒到人的身上,衣服都湿了,有音乐,别人就不会洒到水了)
三、特殊车辆大换班
1、着火了——迅速赶到的是洒水车。
讨论:洒水车也有水,为什么不能救火?
2、受伤了——迅速赶到的是消防车
讨论:消防车为什么不能救人?
3、天气太热,地面温度升高,谁能来降温?
四、寻找会唱歌的朋友
1、出示三种车, :我们都是特殊的车辆,都有自己特殊的本领,都会“唱歌”,可是我们还想多交一些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会唱歌的车?你们还见过哪些特殊的车呢?
2、幼儿介绍,演示。
科学教案 篇8活动准备
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物品,小班幼儿用书12月分册第11页。
活动目标
能将不同形状的图形分类。
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过程
1、幼儿自取任意形状的一个物品。
教师问:"正方形、正方形在哪里?"拿正方形物品的幼儿可以回答 :"正方形、正方形在这里。"
教师问:"三角形、三角形在哪里?"拿三角形物品的幼儿可以回答 :"三角形、三角形在这里。"
教师问:"圆形、圆形在哪里?"拿圆形物品的幼儿可以回答 :"圆形、圆形在这里。"
2、幼儿按教师的游戏口令做动作。如教师说"圆形、圆形跳三下",拿圆形物品的`幼儿可以重复教师的话,然后做相应的动作。教师说"三角形、三角形眨眨眼",拿三角形物品的幼儿可以重复教师的话,然后做相应的动作。
3、图形宝宝迷路了,请小朋友把它们送回家。教师:"三角形的图形宝宝回三角形屋顶的家、正方形的图形宝宝回什么屋顶的家呢?"(见幼儿用书)
建议
也可以请幼儿带领大家玩这个游戏,从而帮助他们为几何图形正确命名。
备注:此教材选自《甘肃省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用书p273页
科学教案 篇9一、 学习目标
1、 通过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对蚕的观察发现。
2、 探讨对观察现象的思考。
3、 与其他小动物进行比较学习。
二、 教学重难点
对蚕的生活习性及其生长特点进行观察,并能说出自己的认识、见解。
三、 教学难点
认识蚕的变态发育过程,进而理解生物的变态发育过程。
四、 材料准备
A、蚕若干、桑叶若干、同学们做好的观察记录、放大镜若干、有关蚕一生的一些文字、图片、视频资料。
B、蚕宝宝的身体颜色是怎样变化的(颜色的变化)?
C、蚕体色的主要照片,让学生排列顺序(颜色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
1、 蚕宝宝每次能吃多少桑叶?它是怎么吃桑叶的(小组合作完成)?
2、蚕的蜕皮过程是怎样的呢(小组合作完成)?
A. 你发现蚕蜕了几次皮(小组合作完成)?
B. 蜕一次皮用了多少时间(小组合作完成)?
C. 蜕皮前蚕有什么反常的情况(小组合作完成)?
D. 蜕皮前和蜕皮后的蚕有什么不一样(小组合作完成)?
E. 你认为你的蚕还会蜕皮吗?
3、吐丝前的.蚕宝宝
A.许多同学都认为毛毛虫与蚕很相象,那蚕也会变成像蝴蝶一样的动物吗?
B.蚕宝宝什么时候变成蝴蝶一样的动物呢?
C.蚕什么时候结茧呢?你有什么根据?
(观察蚕,学生发现蚕的胸部变透明了,嘴中有少些丝吐出推测出蚕就要结茧了。)
D.面对快要结茧的蚕宝宝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吗?
(1) 蚕宝宝的肚子里本来就有丝吗(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想象力)?
(2) 吐丝后的蚕宝宝在茧子里做什么呢(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想象力)?
六、拓展延伸
将蚕与你喜欢的小动物进行比较。
科学教案 篇10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的信息,用丰富的语言描述天气。
2.能够收集各种关于天气的资料,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3.能够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
3.能够在自己的生活周围收集和天气有关的资料。
4.能够了解气象者的工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天气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从而关注天气的变化。
2.愿意欣赏美丽的天气,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
二.教学准备:
1.各种关于天气的图片、光盘、录象等。
2.最近一周的天气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讨论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1)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喜欢什么天气?最不喜欢什么天气?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
2.讨论我们所喜欢的天气。
(1)学生思考;
(2)师生共同交流,老师同时将学生说的各种天气板书在黑板上。例如:炎热、干旱、有风、寒冷、有雾、暖和、暴风雨、大风、晴天、下雪、凉爽、沙尘暴、台风、冰雹、下雨等。
(3)讨论你喜欢的原因。
(4)了解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影响。
3.用自己的话描述今天的天气,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4.设计记录天气的符号。
(1)教师示范例。
(2)学生自己设计,并写在书的格中。
5.怎样知道或了解天气情况:
(1)天气预报
(2)为什么要经常关心天气预报。
(3)怎样关心天气预报。
(三)作业:
课后关心天气预报。
文档为doc格式